哈市道外区塑料制品一条街回收再生瓶买卖火爆

生活报8月23日讯 在哈市道外区丰果村铺天盖地的废塑料回收加工背后,是一条在业界早已不是秘密,却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的灰色产业链。按照一位熟知此类生意的刘先生的说法,废料从回收到生产、使用,大致链条是:废旧塑料收购站——专门粉碎废旧塑料的企业——生产瓶坯的企业——矿泉水瓶生产厂家——灌装饮料流向市场。

  因回收的废旧塑料卫生不达标,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,国家早就规定,食品用塑料包装、容器、工具等制品原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及受污染的原料。然而,连续几天,记者通过多方线索,获悉在哈市道外区塑料制品一条街上,多家商店出售用回收的废塑塑料制成的矿泉水瓶,他们称其为再生瓶,这些再生瓶大多被用来灌装色素碳酸饮料,销往哈市周边县市和农村。

  

被压缩后的塑料瓶打包后等待发往外地。

  用回收瓶一吨能省4000元

  “这种瓶子是用回收的废塑料做的,成本低,两毛多钱,纯塑料原料加工的饮料瓶三毛多钱一个。看你的饮料卖到哪儿,卖到城市,用好的,往农村整,用回收的就行,便宜!装上带色的碳酸饮料,再糊上能挡住大半瓶身的商标,一般人根本看不出瓶子的猫腻。”男店主的“直言不讳”,让人感觉分外刺耳。

  8月22日中午,记者来到哈市道外区南和街44号的新利达塑料制品经销部,店里摆放着各种塑料瓶。一听记者在农村乡镇加工饮料,男店主拿起一个塑料瓶说,如果生产的饮料卖往农村,用这种瓶子最划算。“这个塑料瓶整个瓶身颜色混浊,没有一点光泽,仔细看会发现上面有一个个黑色的小点。”男店主拿着纯原料和回收塑料做成的两个瓶子帮记者比较着。

  “这样的瓶子,装饮料能行吗?”面对记者的质疑,男店主说:“你装带色的碳酸饮料,再糊上能挡住大半瓶身的商标,甭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,根本看不出来。但是别装水,看着太脏,人家不会买;果汁也不行,含水少,这种瓶子太软,撑不住。外县和农村现在办红白事,都用这种饮料,便宜!”此外他还表示,饮料商标他也能生产。

  在这条街上,记者又走访了其他几家塑料制品商店后发现,回收瓶和原料瓶一起售卖的情况较为普遍。“回收瓶每吨的成本只有八千元,而原料瓶每吨的成本要达到1.2万元左右。”这是多家店主透露的行业内幕。

废旧塑料加工成的饮料瓶。

  “掺了回收料,你也看不出来”

  在哈市道外区南和街27号的东方塑料制品经销部,听说其他商家纯原料加工的瓶子卖给记者三毛三时,女店主不屑地说:“这个价钱,敢说是纯原料的,你能信吗?关键是,就算掺了回收料,一般人也看不出来。除非进行科学检测,可是一般做饮料、矿泉水的小作坊,谁关心瓶子是否合格?”

  据该女店主介绍,她加工的饮料瓶,两毛五一个,加盖两毛八。听说记者要开矿泉水加工厂,该女店主表示,矿泉水瓶也能做,随后边说边拿出一个蓝色塑料制品,形状类似试管。“拿这个能吹成瓶子,吹出来呈淡淡的蓝色,现在市面上正规厂家的矿泉水瓶也是淡蓝色,所以不容易分辨。”当记者感叹肉眼很难分辨时,女店主说:“你仔细看,有黑色的小点,不仔细瞅,根本看不出来。”记者仔细一看,原料上确实有一个个不易被看清的小黑点。

  与此同时,记者在这家店里还发现了多种商标,一卷卷地放在角落里。除此之外,还有各种带颜色的吸管。当记者询问,该店的工厂在哪时,女店主神秘一笑:“我家工厂在大庆,没法带你去。”此外,记者在走访南和街塑料制品店时注意到,在很多商家的货架上,都摆放着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超薄塑料袋。“检查了,就被收走一批,风声过了,照样卖。”一位女店主满不在乎地说。

废旧塑料加工成的儿童玩具。

  超低价儿童玩具浑身是毒

  “市面上卖的一元两元的儿童塑料玩具,都是用废塑料加工的。这些玩具上面没有厂名厂址,外形看起来挺大,价格便宜得吓人,给孩子玩,太坑人了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由于本地“加工”水平有限,只能生产瓶子类的塑料产品,“高级”一点的产品如玩具等,则需要发到省外去加工。

  22日,记者在哈市香坊区省医院附近的天桥处,发现了超低价儿童玩具。巴掌大的塑料警车一元钱,一个五颜六色的大塑料公交车,三元钱……记者拿起玩具警车后发现,这个玩具非常轻,风一吹就会掉落,车体呈灰白色,做工十分粗糙,并且布满了小黑点。凑近一闻,还有难闻的气味。卖玩具的女子说,因为这些玩具很便宜,很多路过的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两个,但被问到这些玩具从哪上的货时,该女子闭口不答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这些价格低廉的玩具大多是从南方发过来的,“在当地,这些用回收塑料加工成的玩具都按斤卖。”